图11 在线监控平台布置图前端采集传输模块将产品的运行参数,包括转速、背压、温度、添加剂、PM2.5减排量、及运行状态信息经过无线物联网传输,此外北斗/GPS双模模块将车辆的行驶位置实时上报;云端服务器为Linux系统的集群服务,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系统的架构如图12所示。
图12 在线监控系统层次分配图第一层是与硬件打交道的设备接入层,实现车与网的物联。第二层是我们的服务层,涵盖了注册、管理、存储、GIS服务等功能,这些服务都具有模块化、高扩展性的特点,因此在大规模应用时可以单独部署,成为专一功能的服务器,我们还有专门的云管理服务器,可实现集群架构下的负载均衡及热备管理。由于平台是对车辆的在线监控,因此会存在海量前端并发的问题以及后期系统级联的需求,故在核心接入和管理服务器的设计中都已做考虑。第三层和第四层是预留的接口层及适配层,可用于后期平台的兼容性对接及应用性扩展,增强平台的可用性和易用性。第四层是业务逻辑层,所有的数据在此进行分类、统计和应用:包括实时监测、基本信息、GIS系统、系统管理和统计分析五大模块。最后一层是应用展现层,因为是B/S架构,因此主要是WEB客户端,以及监控中心的上墙显示,后期还将加入手机APP,形成移动执法模式。这样的业务逻辑关系设计,为相关部门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以及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此外,为保证前端设备上传数据的安全性,无线互联网采用VPN通道传输,保证了数据链路的资源唯一性、抗干扰性,进一步提升了数据的安全性。最终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远程界面获取前端车辆及设备的运行状态。B/S客户端主要界面如下图13所示。
图13 在线监控系统客户端界面图监管部门还能通过统计图表查看车辆的在线率、辖区内减排总量等信息,这些大数据及丰富的图表能为环境监管部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